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蒙古骑兵独步天下,又有明朝支持,林丹汗为何就是打不过皇太极

来源:孙振飞史学   发表于: 2023-08-05 10:07:04  

作为成吉思汗的第22世孙,林丹汗在13岁时就继承了蒙古大汗之位。从出中原的元顺帝妥欢帖木儿,到蒙古中兴的达延汗,再到林丹汗,历代大汗都怀着一个“复大元的一统天下”的梦想。

北元在林丹汗的手中,一度兵强马壮,拥有八大营二十四部,“东起辽西,西尽洮河河,皆受察(察哈尔部,林丹驻地)要约,威行河套以西矣。 ”。

然而谁也没有料到,实力强劲,又有明朝暗地支持的林丹汗最终居然败给了后金的皇太极,不仅让自己成为“蒙古最后一位大汗”,还使曾经辉煌无比的蒙古沦为清朝附庸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17世纪初,明朝的衰败给林丹汗的崛起创造了绝佳的外部环境。“彻底消灭蒙古政权”是明朝的既定目标,虽然自永乐之时入守势,但明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始终是蒙古崛起的巨大障碍。

明朝衰落后,不仅放松了对蒙古各部的分化瓦解,反而要拉拢林丹汗对抗在辽东新兴的女真政权。为此明朝不仅允许开放互市通贡,每年还赏赐巨额岁币,林丹汗因此有实力对蒙古再次整合。

林丹汗继位之初,蒙古依然四分五裂,大汗只是名义上的诸部之首。明朝将其称为“穷饿之虎”,可见蒙古汗权衰落之严重。然而经过十余年的韬光养晦,1615年趁辽东明军松懈之时,林丹汗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,突袭义州,明朝对其评价又改为“虏中之王,尤为桀骜”。

“谋返河西”成功后,林丹汗不断进犯明朝边境,蓟辽总督的奏报中说道“辽左三面当虏,烽火接日”,同时由于后金政权的崛起,明朝也主动示好,双方互市通商,暂停大规模武装冲突。

与明朝结盟的同时,林丹汗不断对内进行整合,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。科尔沁部是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儿的后裔,虽然效忠于察哈尔部,但因为是漠南强部,所以最先与林丹汗发生冲突。

1625年,林丹汗联络喀尔喀蒙古进攻科尔沁,双方在今天的辽宁开原附近发生交战。11月,林丹又趁“乘河水未结,草未枯时”对再举进攻,科尔沁部不得不向后金求援。努尔哈赤派三子蒙古尔泰、四子皇太极领兵来援,林丹汗不战而逃。

次对科尔沁作战失利后没多久,喀尔喀助明军征讨后金又遭遇失败,然而这时林丹汗因喀尔喀遇事不向他禀报,又和明朝、后金暗中联络而怀恨在心,于是在喀尔喀新败之际,对其发兵攻掠。

除了对科尔沁和喀尔喀实施武力征服外,林丹在击败了毗邻喀喇沁部后又一路乘胜追击,一直打到了土默特部的赵城(呼和浩特)。林丹汗的不断扩张激起了蒙古诸部的恐惧与反抗,1628年,喀喇沁联合鄂尔多斯、喀尔喀等部约十万兵力与林丹汗的4万人马会战于赵城。

在后金的支持下,林丹汗几乎全军覆,此后蒙古诸部纷纷脱离北元,投靠后金政权,林丹汗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。后来在后金的不断进攻之下,林丹率领察哈尔部一步步西迁,最终向败亡。

林丹汗原本“士马强壮、横行漠南”,驻地察哈尔不仅位于蒙古诸部的中心,而且还是明朝与后金的中间地带,战略位置险要。后金和蒙古都试图拉拢林丹汗,而他制定的“联明抗金”的政策也是符合蒙古利益的。

但是作为蒙古诸部的首领,林丹汗并没有处理好蒙古内部的利益纷争。在内部整合过程中,林丹汗不断发动战争,但却没有能力完全降服右翼诸部。后来察哈尔部从辽河流域西迁到鄂尔多斯、河套地区时,又以“顺者昌、逆者亡”为主导思想,不断对左翼诸部进行打压和抢掠,被蒙古王公指责为“骨肉相残”。

林丹汗的对蒙古的整合看似蒸蒸日上,实际上是外强中干。军事上无法完成对诸部的整合,长期的战乱对蒙古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。原本富庶的蒙古右翼因此元气大伤,在客观上为后金的拉拢创造了条件。

在对待明朝方面,后金进攻广宁时,林丹汗按兵不动,致使广宁陷落。明朝对于林丹汗的“骑墙”做派非常不满。广宁是蒙古与明朝重要的通商口岸,广宁丢失后,察哈尔部被迫西迁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林丹汗多次要求增赏,但明朝认为他“名为盟友,实乃挟赏”,而且牵制后金的作用不断弱化,最终拒绝了增赏的要求。林丹汗一气之下,纵兵劫掠明朝边境,这样蒙古与明朝的盟友关系彻底破灭。

林丹汗被彻底孤立后,皇太极联合被察哈尔部压迫的诸部发动了两次御驾亲征,林丹汗一败再败,最终走死青海,妻子儿子被迫率领部众向皇太极投降。

关键词:

上一条:*ST正邦:与双胞胎农业等17家重整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

下一条:最后一页